人类发展史上有许多悬而未决的谜题,其中最让人费解的还是人类的大脑究竟如何工作。为探索这一谜题,可视化大脑工作过程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功能性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fNIRS)作为新一代脑科学研究的支柱,更是备受关注。
由于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可以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具有非侵入性和对被试者约束性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心理学、教育、食品、医学研究、康复研究、运动医学研究、工程研究、汽车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岛津作为全球先进分析仪器生产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开始研发fNIRS技术产品,并于1991年上市第一款商业化产品OM-100A。随着近红外光脑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岛津近红外光脑功能成像产品也随之进行更新,近期分别推出了多通道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LABNIRS和便携式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LIGHTNIRS。
应用案例
岛津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进行测谎相关研究
欺骗行为中大脑前额叶皮层变化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索测谎的神经机制。通过一项涉及说谎和测谎的纸牌游戏,观察前额叶皮层区(PFC)的激活模式。
1实验任务
1. 受试者数量:76名(38对)
2. 测量区域:前额2×8(22通道)
3. 采样周期:75ms
4. 实验任务:如下图两位参与者面前分别放置两排八张扑克牌。信息提供者根据自己的牌面点数告知猜测者手中的牌面点数大于或小于猜测者面前的牌。猜测者需对告知结果进行判断。
2实验结果
1. 当信息提供者说谎时,前额叶脑活动显著增加。
2. 当信息提供者为了达到欺骗目的而说出卡牌真实点数时,前额叶脑活动同样显著增加。
3. 当猜测者揭露信息提供者说谎时,前额叶脑活动也显著增加。
这些结果表明,前额叶的激活与答案的正确与否无关,而是与是否带有欺骗的意识紧密相关。
3结语
本研究表明,岛津的LIGHTNIRS产品可用于客观评价前额叶皮层功能区在撒谎以及以欺骗意图说真话时的参与情况。这为深入探索说谎时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