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醇酯(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是近年来食品加工过程中备受关注的潜在污染物,因其明确的生物毒性,已被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2024年2月发布的《GB 5009.191-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标准已于2024年8月8日正式实施,标志着相关检测工作迈入新阶段。
01检测方法概览
为满足不同样品类型和实验室条件的需求,新版标准在第二篇中提供了三种主要检测方法。
关键技术说明
碱水解方法的转化问题
对于第二篇中氯丙醇酯(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测定,由于在样品水解的过程中,少部分 3-MCPDE的水解产物 3-MCPD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缩水甘油,溴化后生成与GE处理后的同一产物 3-MBPD,因此在计算试样中 GE 含量时,需要扣除由 3-MCPDE 水解转化的含量;相比之下,酸性条件下水解,虽然3-MCPD不会转换为缩水甘油,但水解时间长达16小时,影响实验效率。标准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经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从适用对象、前处理的便捷性还是实验室效率,第一法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02难点突破自动计算助力精准高效检测
标准曲线制备与计算难点
第一法中,GE的计算使用同位素内标通过转化率进行校正。因标液中未加入GE,因此标液内生成的3-MBPD均为3-MCPDE水解转化生成,且转化量与初始的3-MCPD含量成线性关系。然而,3-MCPD转化标曲的计算不少实验室仍依赖Excel辅助进行,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可能引入人为误差,且难以追踪数据历史记录。
解决方案
岛津 LabSolutions MDR多数据报告功能模块
应用岛津LabSolutions多数据报告(Multi-Data Report,简称MDR)即可轻松解决这一难题,该模块具备以下优势:
• 自动化数据整合:可一次性读取多个样品的分析结果;
• 标准化模板支持:依据标准规定的计算公式,预设标签与函数,实现自动计算过程;
• 图表生成与报告打印: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并输出格式统一的检测报告;
• 数据可追溯性强:实现全流程数据记录与回溯,确保合规性与可审计性。
通过MDR,用户可一键完成从原始数据到最终报告的全过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风险。
03合作研发
岛津全程参与标准制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作为专业的分析仪器制造商,岛津在GB 5009.191标准修订过程中,与制标单位深度合作,全程参与标准的开发和验证工作,并推出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整体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其复杂的计算提供完备的计算软件操作指南,全方位为客户解忧!
04结语
让科技赋能食品安全检测
随着食品检测要求日益严格,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实验室对效率与准确性的双重需求。岛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行业经验,推出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方案,助力实验室告别繁琐的手动操作,迈向更高水平的检测能力。
此外,MDR功能高度灵活,不仅是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自动计算,亦可根据客户的各类应用需求定制专属报告模板,同时还能兼容不同厂商数据格式,满足多样化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