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销售实验室分析仪器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监测设备,突发应急监测及相关技术咨询,全国服务热线:010-51669360

聚光科技董事长顾海涛接受仪器信息网专访

时间:2023-06-16 17:50来源:金利仪器 作者:金利仪器 点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端国产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引导和支持政策,不让高端仪器成为科技创新的掣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的代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端国产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引导和支持政策,不让高端仪器成为科技创新的掣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的代表企业,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一直致力于成为“高端仪器装备民族品牌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坚持国产仪器自主创新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聚光科技董事长顾海涛,他分享了对科学仪器创新的独到见解,及聚光科技创新研发上的独“聚”匠心。
 
国产科学仪器创新发展的主要“阻力”来源于“市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高度重视。随着信息科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国科学仪器的研发水平也逐渐增强。
 
顾海涛谈道:“总体来说,中国科学仪器的整体研发能力有显著进步,特别在环境监测领域,由于庞大的监测需求,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走在了全球前列,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不过,顾海涛也指出,对于色谱、质谱、光谱等高端科研仪器,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当前行业呼吁的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顾海涛认为现阶段很多通用分析仪器达到并跑已不易,国产仪器科技创新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国产科学仪器破浪在即,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阻力,顾海涛分析道:首先,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主要阻力在于市场。科学仪器行业涉及仪器的种类虽多,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尤其对于高端科学仪器,不仅仪器单价高,而且受众有限,整体规模不大。
 
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已经花了几十年来打磨一款产品,国内团队如果再去研究这项技术还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人力、时间等,而往往这样的投入和回报不是特别对等。基于此,一些企业会愿意选择去做一些量大面广、相对低端的产品,长此以往,也就使得国产高端仪器发展缓慢;
 
其次,国产仪器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科研院所老师们研发的仪器工程化能力也较弱,工程化成为国产科学仪器产业链建设的一大难点;再者,目前国产核心元器件的研发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一度成为国产替代卡脖子的难题。
 
“平台化”+“舰队群”,聚光科技工程化能力建设优势凸显 
 
处于创新的土壤中才能激发创新的源泉,国产仪器的创新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这其中的创新不仅仅是仪器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还包括公司运营、研发管理体系、人才等多个方面。作为国产仪器的突出代表,聚光科技的“平台化”、“舰队群”模式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首先,基于平台化的工程能力建设是聚光科技一直在努力进行并极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这也是聚光科技多年经验的累积以及多产品线布局打下的坚实基础。
 
“聚光科技秉承着‘平台化’的创新理念,每一种技术平台可以涵盖各种产品线,每个技术在不同的行业里可以做不同的产品。同时,不同产品之间的工程化能力又是打通的,比如各产品线的研发流程、器件库等都是统一的。”
 
顾海涛强调说,“平台化搭建之后复用的越多,成本就会越低,质量就会越高,人才也就越容易培养。同时,基于平台化的管理,各项相关的业务也更容易拓展,比如基于我们的工程化平台,聚光科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攻关、并拓展了温室气体分析仪产线,也充分体现了平台化的优势。”
 
那么,平台化的同时如何保持高效率?据介绍,聚光科技在实现平台化的同时,还会灵活的根据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及需求将一些业务合并或者拆分,形成“舰队群”的发展模式。不仅如此,聚光科技还通过发展内部创业模式,鼓励员工自主创业,成立一些初创公司,并让员工持一定的股权,形成人才发展的“舰队群”。
 
在这种战略规划下,目前,聚光科技布局了谱育科技、吉天仪器、灵析光电、双谱科技、聚光盈安、谱聚医疗、聚致生物、聚光物联等多家子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聚光科技聚焦高精度激光分析技术平台,拓展生态环境、气象、半导体制造、双碳监测、燃气安全等领域业务,成立了浙江灵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在环境和气象领域该公司的高精度光腔衰荡温室气体分析仪已备受好评。
 
图片  市场导向为主,构建多元化创新激励机制
 
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人力资源等的投入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科技实力。多年来,聚光科技始终保持优先研发的理念,相关公告显示,2022年聚光科技研发费用达5.66亿元。
 
对于公司未来的研发投入走势,顾海涛表示,聚光科技对研发投入没有做特别的控制,更多的是注重人效的提升。 
 
在给与研发充分的“安全感”之后,新产品的研发方向该如何选择?“主要根据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确定研发的方向。”顾海涛解释道,“市场导向是首位,特别是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以及未来可能会成为风口或热点的温室气体、生命科学、医疗等领域,都是聚光科技重点投入的方向;
 
在技术方面,聚光科技更倾向于研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产品,比如,国内首台套、国产替代产品等;除此之外,聚光科技还鼓励研发人员直接与客户沟通,从客户的需求中发掘产品创新的方向。” 
 
不仅如此,聚光科技还坚持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顾海涛介绍道,聚光科技在员工激励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机制,一方面,员工可以通过管理职级、技术职级双通道实现晋升;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创新研发,聚光科技还设立了专门的产品奖和技术奖,其中,技术奖重点评估相关技术是否在国际或国内领先,不与市场收入挂钩。 
 
在各种创新机制和理念的指引下,聚光科技一路走来取得了一系列让行业关注的成果。
 
采访过程中,顾海涛也给我们进行了分享:“在开始做工业检测分析时,聚光科技的激光光谱技术就代替了红外技术,目前,市场占有率远超过国外产品;聚光科技研发的高端仪器设备,例如一些质谱产品,以及环保领域涉及的所有产品基本上都已实现国产化……” 
 
图片  “拓展赛道”+“提升产品性能”,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创新是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既有的市场格局,顾海涛分享了聚光科技继续保持和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的“秘诀”:“首先是拓展赛道,在原有的环保、工业过程赛道奔跑的同时,拓展到高端科学仪器赛道,在这方面,谱育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其次,是不断提升原有产品性能,增强产品综合能力,坚持做头部产品的第一名。” 
 
对于未来的产品布局规划,顾海涛说道,公司主要跟随市场热点和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创新,例如,将在温室气体监测、同位素监测、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自动监测系统与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等领域加大投入;持续关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基因检测等前沿技术;不断推进质谱等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
 
采访过程中,顾海涛就温室气体分析仪的现在和未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表示,“目前,国内温室气体监测仪器尚属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相关仪器的保有量还不是很多,而且主要是进口产品。不过,从长远来看,环保部门目前也正在做相应的监测试点,国内将逐渐建立温室气体的相关标准。随着相关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厂商会逐渐加入这一领域,温室气体的国产市场潜力非常可观。未来,聚光科技也将在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方面持续发力。” 
 
最后,顾海涛表示,十分感谢全体聚光人的艰苦奋斗、辛勤付出,聚光科技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遗余力助力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
 
 
 
(责任编辑:金利仪器lyh)
------分隔线----------------------------
fo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