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销售实验室分析仪器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监测设备,突发应急监测及相关技术咨询,全国服务热线:010-51669360

我国亟待加快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时间:2014-02-17 14:38来源:金利仪器 作者:金利同建whl 点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期,关于农村地区正在成为假冒伪劣食品重灾区的报道,使得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报道指出,我国农村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食品的“卸货场”。面对严峻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专家呼吁应该加快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媒体话语资源丰富、执法力量强大的城市区域,别说是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小作坊,就算是沃尔玛这样的跨国连锁超市销售伪劣商品都必然要被严厉处罚。由大小媒体、职业打假人、各路监管力量形成合力,食品安全检测问题在城市得到高度重视。曾经沦为笑谈的“康帅博”、“大白免”、“哇恰恰”等山寨产品,如今却广泛活跃在农村市场,“卸货场”一词准确而又辛酸地道出了农村食品安全几近失控的现实,山寨货直接进入乡镇商铺,然后流向附近的村庄,劣币驱逐良币,真货拼不过山寨货,这种尴尬状况背后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分析称,很多“山寨”食品经常打着知名品牌的旗号出现在农村集市商店,由于价格便宜、极为相似的包装和名称、加上农村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这些质量低劣的“李鬼”食品,往往在农村有很大的市场,农村食品安全无形中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地带。

  除了山寨食品,媒体曝光较多的问题小食品,如“拉条”等面制品,也在很多乡间小卖部出售。“根据我们的调研,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周围的小卖部、农村中小学食堂等地方往往是食品安全风险比较高的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这些问题食品大都存在滥用添加剂、超保质期等情况,它们虽然包装正规,标明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但所谓“生产厂家”不过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而一些过了期的食品换过包装仍继续出售。

  张永建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假冒伪劣食品,属于“知假造假售假”;另一类是由于技术水平达不到而导致的安全性欠缺、品质差的食品。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青年学者杭冬婷认为,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和食品安全监管不力也是农村问题食品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农村食品经营者大多以家庭作坊、小卖部、小摊点式分散经营。这些遍布于村落的经营点,多是未经注册、批准的非法企业。很多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较弱,守法意识不强,经营过程存在严重的生产条件差、卫生不达标、加工水平低等问题。”杭冬婷说。

  基层食品监管部门人力、物力和专业鉴定技术水平有限,使得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远远低于城市。“目前农村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主要依靠基层工商所,但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经营主体分散,大部分区域很难被监管到。”杭冬婷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所表示,“农村不应是问题食品的"法外之地",城乡二元结构更不是监管选择性失明的理由。只有首先彻底堵住监管漏洞,让问题食品在农村无机可乘,才能真正保障数亿中国农民"舌尖上的安全"。”

  钟君指出,在上述内因尚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的当下,要治理这一愈发严峻的问题,就必须从外因下手,那就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责任编辑:金利同建whl)
------分隔线----------------------------
footline